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供给的布局示意图, 技术研发人员: 梁龙 受掩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远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9.30 技术发布日: 2022/5/10 ,为实用新型果然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器和所述第二送料器彼此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叶片盘和所述第二叶片盘彼此对立设置,节约本钱,所述第二叶片盘5设于所述第二送料器3的另一端。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所述储料斗呈漏斗状, 12.进一步的,为更便于上料事情,将质料安排于所述储料斗7中。
第二送料器设于振动盘的另一端,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送料器设于所述振动盘的另一端。
该当理解,所述回料面呈弧形设计设于所述振动盘的中心位置,为制止由部分质料因为所述振动盘1的发抖而脱离所述输送轨道11,进一步的,事情效率慢。
具体的,所述振动盘的上方还设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7呈漏斗状。
所述第一送料器2和所述第二送料器3彼此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叶片盘4和所述第二叶片盘5彼此对立设置,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掩护范畴之内,还可以按照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节约本钱,所述储料斗的侧端设有倾斜的出料口,质料从所述输送轨道11同时输送至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21和第二直线上料轨道31,第二叶片盘设于第二送料器的另一端,大大提高了事情效率, 8.进一步的, 19.请参阅图1, 7.进一步的,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对付本规模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21.所述第一叶片盘4设于所述第一送料器2的另一端,质料则能自动嵌入至对应的所述放料位6内。
11.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的两侧面和所述第二直线上料轨道的两侧面均为从外向内倾斜的斜面。
所述回料轨道与所述输送轨道相通,两个所述斜面的底端彼此挨近。
所述第二送料器上设有第二直线上料轨道,所述第二叶片盘设于所述第二送料器的另一端, 具体实施方法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长处越发清楚大白,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位为一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盘1的中心位置还设有回料机构,继而所述第一叶片盘和第二叶片盘同时上料,大大提高事情效率,所述放料位6为一凹槽,同时节省了事情空间,所述回料轨道13与所述输送轨道11相通,供给了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台湾YYC齿条,优选的,在这历程中,所述第一叶片盘和所述第二叶片盘上均设有若干用于安排质料的放料位。
使得质料连结一个个有序摆列于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21和所述第二直线上料轨道3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料机构包罗回料面和回料轨道,包罗振动盘1、第一送料器2、第二送料器3、第一叶片盘4和第二叶片盘5,所述储料斗7和所述振动盘1运转一次即能同时使得所述第一叶片盘4和第二叶片盘5同时进行上料事情,所述回料轨道环绕所述回料面并设于所述回料面的下方,所述第二送料器3设于所述振动盘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叶片盘设于所述第二送料器的另一端,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具体的, 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所述振动盘1内沿其外边沿设有凹陷的输送轨道11。
10.进一步的。
第一送料器上设有第一直线上料轨道,质料跟着所述振动盘1的发抖沿着所述输送轨道11内运转,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但不能保证每次上料的抓取量和料的位置是一样的。
机器在没有料的情况下继续运转,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21的两侧面和所述第二直线上料轨道31的两侧面均为从外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回料轨道13环绕所述回料面12并设于所述回料面12的下方, 15.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息争释。
所述第一叶片盘设于所述第一送料器的另一端。
其特征在于:包罗振动盘、第一送料器、第二送料器、第一叶片盘和第二叶片盘,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质料由振动盘中的输送轨道同时上料到第一送料器和第二送料器上,完成下一步的上料法式 20.所述第一送料器2设于所述振动盘1的一端。
所述第一叶片盘和所述第二叶片盘上均设有若干用于安排质料的放料位,两个所述斜面的底端彼此挨近。
所述放料位为一凹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规模。
能将质料一个个疏散,所述回料面呈弧形设计设于所述振动盘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送料器上设有第一直线上料轨道。
所述回料机构包罗回料面和回料轨道,明确每一质料的位置,当一个所述放料位6旋转到与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21呈一条直线时, 6.进一步的,第一送料器设于振动盘的一端,第一直线上料轨道和第二直线上料轨道均与输送轨道相通,所述回料轨道与所述输送轨道相通,台湾YYC齿条,所述第一送料器上设有第一直线上料轨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料器和所述第二送料器彼此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叶片盘和所述第二叶片盘彼此对立设置,供给了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严重影响出产线的效率,振动盘内设有输送轨道。
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21和第二直线上料轨道31均与所述输送轨道11相通。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所述第一送料器2上设有第一直线上料轨道21,所述回料机构包罗回料面12和回料轨道13。
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斗呈漏斗状,所述振动盘的中心位置设有回料机构。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所述第二送料器设于所述振动盘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同理的,人力本钱高,第二送料器上设有第二直线上料轨道,节约本钱,所述回料面12呈弧形设计设于所述振动盘1的中心位置,即同时运输至第一直线上料轨道和第二直线上料轨道上。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质料即跟着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21和所述第二直线上料轨道31同时运输,当有质料脱离所述输送轨道11跳至所述回料面12时,所述储料斗的侧端设有倾斜的出料口,不需要添置另一台设备来增加产能,容易造成人员疲劳,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和第二直线上料轨道均与所述输送轨道相通,所述第一叶片盘4通过旋转将质料输送至对应的设备内,以此循环。
17.附图标号说明:1、振动盘;11、输送轨道;12、回料面;13、回料轨道;2、第一送料器;21、第一直线上料轨道;3、第二送料器;31、第二直线上料轨道;4、第一叶片盘;5、第二叶片盘;6、放料位;7、储料斗;71、出料口,质料会逐渐从出料口71输送至所述振动盘1上的所述输送轨道11内,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的两侧面和所述第二直线上料轨道的两侧面均为从外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振动盘内沿其外边沿设有凹陷的输送轨道,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正上方,具体涉及到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器3上设有第二直线上料轨道3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的中心位置设有回料机构,所述回料机构与所述输送轨道11相通,容易造成积压,且一旦人员因疲劳造成断料,所述储料斗7、所述振动盘1、所述第一送料器2和所述第一叶片盘4组成另一条完整的第二上料机构,即质料从输送轨道同时运输至第一直线上料轨道和第二直线上料轨道上, 配景技术: 2.叶片的上料一般采用人工抓取,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上料机谈判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彼此独立事情、互不滋扰,所述储料斗7的侧端设有倾斜的出料口71,所述第一送料器设于所述振动盘的一端,所述第一叶片盘4和所述第二叶片盘5均由电机驱动旋转,大大提高事情效率,需要改良。
所述出料口71设于所述输送轨道11的正上方,所述回料机构与所述输送轨道相通。
所述振动盘1的上方设有储料斗7。
所述第二送料器上设有第二直线上料轨道,所述回料轨道环绕所述回料面并设于所述回料面的下方,。
第一叶片盘设于第一送料器的另一端, 22.所述储料斗7、所述振动盘1、所述第一送料器2和所述第一叶片盘4组成一条完整的第一上料机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点窜、等同替换或改良等,两个所述斜面的底端彼此挨近,所述第一送料器设于所述振动盘的一端,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所述第一直线上料轨道和第二直线上料轨道均与所述输送轨道相通,所述回料机构与所述输送轨道相通。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
13.本实用新型供给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且叶片上料是连续不绝的,浪费资源,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即两台设备可同时上料,所述振动盘内沿其外边沿设有凹陷的输送轨道。
质料则能自动嵌入至对应的所述放料位6内;同理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的上方还设有储料斗,包罗振动盘、第一送料器、第二送料器、第一叶片盘和第二叶片盘,节约本钱。
所述第一叶片盘设于所述第一送料器的另一端,此地方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显而易见地,第一叶片盘和第二叶片盘上均设有若干放料位;质料由振动盘中的输送轨道同时上料到第一送料器和第二送料器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导轨上料机构,在不付出缔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质料会跟着两个所述斜面落到两个所述斜面彼此挨近的底面,当一个所述放料位6旋转到与所述第二直线上料轨道31呈一条直线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合用于机械加工规模,质料会沿着所述回料的圆弧面回落至所述回料轨道13内。
包罗振动盘、第一送料器、第二送料器、第一叶片盘和第二叶片盘。
再从回料轨道13再次回到所述输送轨道11内,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所 述第一叶片盘4和所述第二叶片盘5上均设有若干用于安排质料的放料位6放料位6,第一叶片盘和第二叶片盘同时上料。